奚 xī(ㄒ一)
(一)、古代指被役使的人:“奚三百人”。奚奴。
(二)、文言疑问代词,相当于“胡”、“何”:奚(为什么)不去也?子将奚(什么)先?水奚(何处)自至?
(三)、姓。
● 奚 xī
〈代〉
(一)、 什么,何 [what]
奚取焉。——唐· 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复奚疑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为我属地,我自济之,与俄奚涉焉?——《清史稿》
(二)、 又如:奚如(何如);奚距(何尝)
(三)、 哪个 [which]
奚方能已之乎?——《列子》
(四)、 [指状态、条件、情况]如何、怎样;[数量、价值]多少;[在某种情况、时间或场合] 会怎么样 [how]
奚暇治礼义哉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奚惆怅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奚喋喋为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其奚决焉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
(五)、 因何缘故 [why]
骨肉奚无情?——《卖女行》
(六)、 又如:奚而(犹为何;如何);奚似(奚若。何似);奚如(如何,怎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