围(圍) wéi(ㄨㄟˊ)
(一)、环绕,四周拦挡起来:围攻。围城。突围。解围。
(二)、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的东西:围巾。围墙。围裙。
(三)、四周:外围。周围。
(四)、量词(a.两手姆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,如“腰大十围”;b.两两臂合拢的长度,如“树大五围”)。
● 围
圍 wéi
〈名〉
(一)、 围子,用土、石、荆棘等围成的防御设施 [defensive wall surrounding village]
敕军营更筑严围。——《三国志》
(二)、 打猎的围场;围猎 [exclosure]
百官戎服骑从,鼓行入围。——《隋书》
(三)、 封建帝王出外所圈设的禁区 [forbidden zone]
今皇上巡幸曰围,取巡狩义。——俞正燮《癸巳存稿》
(四)、 围田。围占江湖淤滩造的田 [low-lying paddy fields]
(五)、 区域 [area]
上帝是祗,帝命式于九围。——《诗·商颂·长发》
(六)、 四周,周边(多指周边的长度) [peripher]。如:四围都是花
(七)、 包围圈 [ring of encirclement]
外围合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即撤围。
(八)、 姓
● 围
圍 wéi
〈量〉
(一)、 用于四周有围栏或可用以围裹的东西。如:一围玉带
(二)、 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,指两只胳膊合围起来的长度,也指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围的长度。如:十围;腰阔数围;大树絮之百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