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(極) jí(ㄐ一ˊ)
(一)、顶端,最高点,尽头:登极(帝王即位)。登峰造极。
(二)、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、磁体的正负两端:极地(极圈以内的地区)。极圈。北极。阴极。
(三)、尽,达到顶点:极力。极目四望。物极必反。
(四)、最高的,最终的:极点。极限。极端。极致。
(五)、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,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:多极化趋势。
(六)、准则:为民立极。
(七)、疲乏:人极马疲。
(八)、古同“亟”,急。
(九)、古同“殛”,杀或罚。
(十)、副词:表示最高程度:极其。极为( wéi )。
● 极
極 jí
〈副〉
(一)、 最,非常,狠,满 [extremely;exceedingly;oumost;very]
初极狭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极为神速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备极欢洽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极盛于十六世纪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(二)、 又如:极荷(深深承蒙);极通(很对);极打(狠打,痛打)
● 极
極 jí
〈动〉
(一)、 至,到达 [reach]
意有所极,梦亦同趣。——柳宗元《永州八记》
(二)、 极天际地(直达天边,遍及大地。形容广大无边);极天爬地(用尽一切办法);极明(直至天明);极格(及格。达到标准);极海(至海);极晨(直到次日清晨)
(三)、 穷尽,竭尽 [exhaust]
平原远而极目兮。——王粲《登楼赋》
不得极夫游之乐。(极,使尽,使动用法。夫,指示代词,那。)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南极潇湘。—— 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极力为之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(四)、 极情尽致(感情充沛,神态逼真);极望(尽目所见,放眼远望);极言(尽言无余);极目(穷尽目力,眺望远方)
(五)、 深探,穷究 [study deeply]。如:极本穷源(彻底地推究本源);极问(追根问底);极深研几(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)
(六)、 通“殛”。惩罚,诛杀 [punish]
子之罪大极重。——《庄子·盗跖》。《尔雅·释言》:殛,诛也。言罪大而诛重也。极、殛古字通。
故至治之国,有赏罚,而无喜怒,故圣人极。——《韩非子·用人》
(七)、 又如:极法(极刑。死刑;重刑)
(八)、 到达极点 [reach the limit]
感极而悲者矣。——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所得表众,亦极七八万耳。(极,至多,最多,动词状语。)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● 极
極 jí
〈形〉
(一)、 最高的、最远的,达到极点的 [extreme]
地势极而南溟深。——王勃《滕王阁赋》
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。——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极天云一线。——清· 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(二)、 又如:极塞(遥远荒僻的边塞地区);极处(极高、极远之处);极路(非常遥远的路);极源(远源)。如:极口(满口);极仄(很险的诗韵);极色(黑白两色。白色明度最高,黑色最低,均为无彩色,正好处于两个极端,故称)
(三)、 通“亟”。
(四)、 急速 [fast]
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。——《书·大诰》
队有急,极发其近者往佐。——《墨子·杂守》
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。——《管子·枢言》
无羽无翼,反复甚极。——《荀子·赋篇》
(五)、 又如:极走(急促地奔跑);极言(急忙告诉);极卒(尽快完成)
(六)、 着急 [anxiously]。如:极头么花(极头麻花。形容干着急没办法);极切(急切,迫切);极躁(着急)
(七)、 儆戒 [respectfully]。如:极戒(儆戒)
(八)、 屡次,一再 [repeatedly;again and again]
以极聘于诸侯。——《管子·小匡》